SONY 70400G在2020的評測報告

Tony Tan
13 min readApr 11, 2021

--

Sony AF 70–400mm F4–5.6 G SSM 配 Sony a6000 + LA-EA4

原文寫於2020年6月。2020年12月重新repost並增加内容。

簡中版: 索尼70400G在2020的使用感想 Sony AF 70–400mm F4–5.6 G SSM — 哔哩哔哩 (bilibili.com)

在中學的時候,一直都是在用學校的a77+70400G,直到被學弟連機帶鏡一同摔壞。不過,我沒來得及生氣就畢業了。

畢竟用了好幾年的鏡頭,也有感情了,加上一個囊中羞澀但又想換新長焦的大學Freshman來説,能選擇的選項又有多少呢。於是又吃起回頭草,恰好又在Facebook的一個本地Minolta群組内找到一個在出二手A口鏡的阿伯,於是用AU$700+$200(轉接環)的價格買來這支幾乎完美的70400G(除了脚架環底部有點劃痕)。順便趁這次再次入手,重新來説説對這支鏡頭的感想。

索尼這支初版的70400G,是在2008年隨著a900一同登場(十年後變成a9和100–400GM,算不算一種巧合?)。聼上去好像已經過了好久,但是對於鏡頭的使用沒有關係。鏡頭本身的更新周期不同一般電子器材,很慢。 索尼/美能達的更新的頻率算很頻繁,但是95年到現在這麽多年,也僅發佈過MinoltaAF,Sony G,Sony G ii 和Sony GM(FE口)四代。隔壁C家更是僅有L,L ii 和RF L(100–500)三代。如果前一代的畫質本身就不錯(加上銀包羞澀)的話,新一代對前代的畫質并不會有飛躍性的進步提升,此時考慮前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(有錢的話我就直接100–400GM了orz)。

雖然前面把本文主角和Minolta 100–400放在一起,但是卻它和它的前輩在很多方面卻是截然不同。設計語言變成了更摩登,21世紀感的風格,對焦驅動從機内改成鏡頭内SSM馬達,鏡身從塑料改成半金屬(外伸出來的鏡筒仍是塑料),鏡組結構重新設計,多出30mm的廣角,更大的最大光圈,等等等等,可謂是全面更新。因爲金屬的原因,重量高達1500g,上手感覺像是一支加了tele2X的70–200mm f2.8。

再對比一下和其他廠商的同類鏡頭:

Nikon:初代的80–400 VR 各方面評價都很不好,直到2013新出的80–400 AF-S完全提升。光圈大小同Sony。重量分別是1340g/1570g。不知道爲何,在二手市場少見,大概在初代$500/後代$1800左右。全新在$2000-$3000之間浮動。

Canon: 100–400L/L ii。一代昵稱“大白”,變焦方式是用前後推拉式,二手價位$1000之間浮動。二代又稱“大白兔”,繼承了初代的高畫質,變焦改回傳統的旋轉式。重量1380g/1616g。二手和差不多,$2500間浮動。RF最新的100–500剛在上星期發表,故不在討論範圍内。光圈f4.5–7.1

對比三家的不同鏡頭,Sony的變焦範圍、光圈最大,并且二手價更便宜。用AU$700能買到如此高spec鏡頭可是十分幸運。不過在這吐槽一句,Sony這支簡直就是大水桶,而且銀色塗裝太過塑料感,第一眼望去會給別人帶來 “這不是某家低端鏡頭的顔色嗎”的疑問,只有摸上手感覺到金屬的冰冷感以及鏡身的質感才會發覺,這確實是支高級鏡頭的感覺!

(Pentax:我也是銀色…)

來自Sony JP 的MTF,可以看出來素質的確不錯。

因爲我是在用a6000的關係,舊機種接A鏡并不能用cmos的相位對焦,所以預先就准備好了LA-EA4 。(2020年8月,我把a6000換成a77ii了,EA4根本不夠用啊)

Sony a6000 + LA-EA4

再簡單介紹一下EA4這個轉接環吧。比起EA3,EA4内置了整套SLT模塊,因此用這隻環去拍照時,AF會使用SLT内置的15點相位式AF。支持的鏡頭,除了不支持SLT的副廠老鏡還有老美家早期的Powerzoom電動鏡頭外以及STF鏡頭外,其他鏡頭都能用。70400G是内置馬達的SSM鏡頭,用起來和在SLT相機一樣沒什麽兩樣。

EA4的對焦據説是用a55同款AF模組,有很多人對它的對焦速度有意見,但是對我來説,和Canon 6D的性能差不多,也不未至於差到用不到的地步,只是Sony一直沒有發佈升級版EA5的錯了。不過確實,在Fullframe上用的話,對焦範圍會變成很小一部分,基本上就是中心對焦外圍多幾個點。而且,EA4的SLT結構會損失大概0.5EV的進光量,大概是1/100s -> 1/160s的感覺。所以,解決辦法還是購買帶SSM馬達的鏡頭,套上EA3在三代以後的機種,才能用上全部的cmos AF點,或者一步到位買E口的新版本。不過,你老母,哪有錢。

(2020年9月,LA-EA環出第五代了,但是到11月爲止只有a6600和a7r4兩台支援所有功能。罪大惡極還不快點更新舊機種!)

A6000合體后的樣子,大概35cm長
除去罩,很小巧,大概25cm

還是很帥的

最長的樣子。大概40cm
最長的樣子。大概40cm

鏡頭本身因爲沒有防抖(以前Sony/老美都是機内防抖),少了隔壁C家的防震開關設定。鏡身上的開關只有一顆MF/AF限制,加上 上中下三粒AF停止制。

AF停止制。不過最後我在a77ii用時,自設變成了AF-ON
AF停止制同AF對焦限制,還有G標志
對焦顯示窗,最近距離1.5m。
附送一個鏡頭袋。遮光罩是蓮花款,附帶給旋轉濾鏡調整的小窗。
和二代的區別就是顔色而已嘛

在實際使用上,加上電池手柄的a6000+EA4環+70400G總重量也有差不多有2.5kg重量,説不上輕便,加上a6000和鏡頭本身都沒有防抖,快門速度都要1/400s以上。盡管如此,在拍出來的照片中仍有許多因爲抖動而出現的動態模糊。不過如果對上焦的話還是很銳利的。

(2020年8月。換了a77ii之後,重量加重到3kg了orz)

下面是a6000+ea4+70400G的樣片。攝於2020年6月。

對焦模式廣,raw調色后輸出jpg。

用了EA4的問題,EXIF不會精準焦距到個位數,只會到十位數。

多數圖片都是RAW->Photoshop Camera Raw輕調色后輸出JPG

順帶一提,我個人多數的拍攝主題是交通車輛(鐵路公路航空)以及鳥攝。所以這一支超長焦鏡頭真的是剛剛好。

樣片一,提貨完剛好在巴士車廠旁邊,順便就拍拍出入厰的車。

Transdev的Scania K230UB配CB60 Evo II車身 2007

130mm 1/500s f5.6 ISO100

順光小一檔光圈

放大到車頭,有輕微紫邊CA

樣片二。

Transdev的Benz O405NH配Custom 550車身 1999

120mm 1/500s f5.6 ISO100

順光小一檔光圈

放大到車頭,有輕微紫/綠邊CA

樣片三。

北上往Craigieburn的二期翻新EDI Comeng。根本無意義的翻新,換湯不換藥,方向幕仍是壞點一堆。Jacana站南部近郊電車綫彎位。

順光最大光圈

放大到車頭,有輕微抖動帶來的動態模糊,不過總體來説比舊的kit鏡好太多了。

(或者還是因爲沒有進行AF調整的問題?)

樣片四。

其實當天的亮點是這列南下的檢查車,後面的斜坡是跨越近郊電車綫的flyover,行走准軌的列車會在這裏拐入Jacana — Albion的貨物外繞綫。牽引的機車也是日漸減少的EMD型鬥牛犬流綫型的GM Class。在Jacana車站北邊的天橋上。可惜這個地方因爲正南下,車頭全天都不會順光,不過也沒有時間去其他地方了。

130mm 1/500s f4.5 ISO125

超級大逆光的樣子。

雖然比舊的kit鏡好太多了,還是吃了舊鍍膜的虧。拍出來的樣子還請你們自己看吧。

拍這張是其實是拿著鏡頭從遠縮到近,高速連拍。但是好像EA4的對焦在逆光中很差,中間大概有半秒對焦遲疑,再是追焦不夠快,抓不到車頭,焦點還是落在車身上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,a6000的快門方式只能是對準AF后釋放快門,并不能選擇快門優先,所以導致使用使用轉接鏡頭時,因爲對焦不夠快的原因,達不到用原生E鏡的連拍速度,開高速連拍亦只有大概6張每秒

樣片五。

下午的Maryvale運紙火車。多數是兩架寬軌版的VL來拉,那天也不例外。在Caulfield — South Yarra四綫區間,Maryvale跑快速/各停綫的幾率很隨機,所以我去了Malvern車站的月臺南部,這個位置不管是那邊來車都能抓到。

400mm 1/500s f5.6 ISO400

最長端光圈全開的樣子,也終於對上了車頭。

可看出這支鏡頭確實非常出色,車頭的鉚釘以及小燈上的紋路得一清二楚。可惜,焦外的樣子并不能與更高級的328/428媲美,那也是當然的事了。

配上好久以前用kit鏡在同一個位置拍的Traralgon快速。真是一個天一個地

樣片六。

仍然是Maryvale。Richmond網球場附近的天橋。

70mm 1/400s f9 ISO250

廣角端小光圈

光圈縮成這樣,再爛的鏡頭也能好起來。左上的電綫看上去像綠色CA一樣,但是我也忘了是不是綫本身的顔色還是怎樣,不過應該是綫的問題吧。

樣片七。

V/line Albury,Jacana — Albion貨物外環綫

一天早中晚三班,去NSW边境城Albury的Albury快速。由于州际Albury线的轨距是1435,不同于VIC主流的1600宽轨,Albury快速只能用准轨改造过的车辆,V/line唯一一條用准軌客車運行的綫路。Albury快速作为长途服务,仍在使用机辆模式的车辆。未来三四年后,将会用长距离准轨版的Vlocity DMU代替。

70mm 1/400s f7.1 ISO100

仍然是廣角端小光圈

光圈縮成這樣,再爛的鏡頭也能好起來。可惜,在車牌號上還是會有輕微的紫色CA。不過大圖肉眼看不出來,已經很優秀了

樣片八

Apex Kilmore,Newmarket車站。

運送碎石以及其他採石場產品的Apex火車。早上北上回Kilmore的班次。

180mm 1/400s f5.6 ISO100

中端全開光圈

和其他照片的不同,這次不小心把選項開到jpg了,這次是jpg->Photoshop調色后的結果。不過可以看出,全開光圈的表現仍算不錯,車頭鉚釘,裂痕和小燈紋路清晰可見。因爲是jpg所以事先已經經過機内畫質優化,把紫邊去掉七七八八了。但是這次高光部位直接炸掉救不回來。

樣片九。

仍然是Maryvale。Richmond網球場附近的天橋。

400mm 1/400s f5.6 ISO1600

最長端最大光圈

算是這次測試的極限了。下雨天我抱著鏡頭沒有傘走了快兩公里,從Jolimont走車站去攝影地,渾身都濕透了。這支鏡頭和a6000并不具備防水的功能,但是一點點雨滴還是能勉强過關的。之後也要好好擦過機身。迷焦情況也有些許,不過因爲離得很遠,對焦速度還算可接受。在雨中也有這種色彩還原也算交貨了。

當時的樣子

總結。

這支鏡頭有十几年的年齡,但是我認爲在今天標準來看仍算寶刀未老。公家的用了這麽多年,也終於有自己的一支。

利:

  1. 價格便宜。總價AU$700+$200=$900,應該是E口最便宜的超長焦方案,APS-C上可達到最遠600mm。Sony E口長焦沒什麽好選擇,除了垃圾kit鏡E55210和旅游18200之外,更貴的就是有AU$1500的E70–350和FE70–300G,然後$2800的FE200–600G,$3000出頭的FE100–400GM,再貴就到428,640GM那種遙不可及的定焦了。當然,預算更緊張的可以考慮老美的初代100–400.
  2. 算不錯的畫質。在順光情況下,無論是在哪個焦段全開光圈都能獲得銳利的畫質。發色好。焦内很銳。

弊:

  1. 因爲以前a口機器都是機内防震,所以這支鏡頭沒有鏡内防震。抖動有時會帶來動態模糊。
  2. 鍍膜太舊,光綫複雜場合畫質會受影響。
  3. 對焦速度不如新代鏡頭。那是肯定沒得比,新一代70350G,200600G還有100400GM的雙線馬達和直接驅動超音波馬達 簡直快得恐怖。不知道三代機種搭配EA3是否能改善?
  4. 沒有防塵防水(其實因人而異)
  5. 重(也是因人而異)
  6. AF暫停按鈕容易碰到(也是因人而異,a77ii上我換成AF-ON了)

(2020年9月,LA-EA環出第五代了,但是到11月爲止只有a6600和a7r4兩台支援所有功能。罪大惡極還不快點更新舊機種!)

但是,一支鏡頭最重要的是什麽呢?對我來説,就是焦距還有畫質了。這一支70-400mm的鏡頭接上APSC的機身后,焦段更是一舉來到105–600mm的超望遠能力。因爲鐵路/航空拍攝很多時候都是在晴天的環境下進行,把光圈縮小一些就能拍出不錯的畫質。我對這兩者都十分滿意。上面列出的弊端也不過是一些小問題,畢竟算是一支老鏡頭也不多吹毛求疵。如果budget比較吃緊買不到最新鏡頭加上能忍上面的小問題的話,我覺得這支鏡頭非常值得入手。

a6000 + 70400G 使用感受

--

--

Tony Tan
Tony Tan

Written by Tony Tan

0 Followers

Choose good health, low cholesterol, and dental insurance

No responses yet